穷边无处睹春荣,咫尺常山似洛城。全诗是什么?

一文知千秋42025-04-11 09:31:13

诗词原文

穷边词二首·其二

唐·姚合

穷边无处睹春荣,咫尺常山似洛城。全诗是什么?

穷边无处睹春荣,咫尺常山似洛城。

北客漫漫随水去,南人悠悠逐草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姚合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姚合,字大凝,陕州(今河南陕县)人,唐代著名诗人,他出身贫寒,但自幼好学不倦,文辞出众,姚合曾任监察御史、给事中等职,晚年寓居虢州(今河南灵宝),他的诗作以五言见长,风格清丽闲雅,与贾岛齐名,并称“姚贾”,姚合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

译文

在这荒远的边疆之地,无处能看到春天的繁华景象,即便是近在咫尺的常山,也仿佛像是遥远的洛城一般陌生,北方的旅人漫无目的地随着流水漂泊远去,南方的百姓则悠悠地追逐着水草迁徙流浪。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地区的荒凉景象和人们的漂泊生活,首句“穷边无处睹春荣”直接点明了边疆地区的荒凉,春天本应万物复苏、繁花似锦,但在这里却看不到一丝春意,次句“咫尺常山似洛城”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边疆与中原的隔绝和差异,即便是近在眼前的常山,也仿佛与遥远的洛城一样陌生,后两句则通过描写北方旅人和南方百姓的漂泊生活,展现了边疆地区人们的艰辛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边疆的荒凉和人们的漂泊为主题,通过对比和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边疆地区的艰苦生活和人们的无奈,首句“穷边无处睹春荣”以春天的缺失为引子,巧妙地引出了边疆的荒凉和人们的困苦,次句“咫尺常山似洛城”则通过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边疆与中原的隔绝和差异,后两句则通过具体的描写,将边疆地区人们的漂泊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姚合在边疆地区任职时所作,他亲身经历了边疆地区的艰苦生活和人们的无奈,深感边疆地区的荒凉和人们的困苦,他创作了这首诗来描绘边疆地区的景象和人们的漂泊生活,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对边疆地区人民的同情和关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边疆地区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生存状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