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莽莽秋天外,竟日无云空自哀。出自哪首诗?

一文知千秋42025-04-15 13:08:02

诗词原文

孤城秋望

朝代:宋代

孤城莽莽秋天外,竟日无云空自哀。出自哪首诗?

作者:陆游

孤城莽莽秋天外,竟日无云空自哀。

戍角悲鸣风断续,边烽明灭雨初来。

山川信美非吾土,风月虽佳岂我怀。

欲寄乡书何处是,归鸿遥隔万重山。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著《南唐书》,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等传世。

译文

孤城矗立在辽阔的秋日天际之外,整日天空无云,我独自在这里哀伤,戍边的号角在风中悲鸣,时断时续,边疆的烽火在初来的雨中明灭不定,这里山川虽然美丽,但并非我的家乡;风月虽然宜人,却难解我心中的愁怀,想要寄一封家书,却不知该寄往何处,归雁已远在万重山之外。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边疆孤城的秋日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无法归去的无奈之情,诗中“孤城”、“秋天”、“无云”、“戍角”、“边烽”等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荒凉、孤寂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首联“孤城莽莽秋天外,竟日无云空自哀”直接点题,既描绘了边疆孤城的荒凉景象,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颔联“戍角悲鸣风断续,边烽明灭雨初来”进一步渲染了边疆的荒凉与危险,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颈联“山川信美非吾土,风月虽佳岂我怀”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边疆生活的无奈,尾联“欲寄乡书何处是,归鸿遥隔万重山”则直接抒发了诗人无法归去的无奈与愁苦。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遭到朝廷的排挤和打压,晚年更是退居山阴,过着闲居生活,这首诗很可能是陆游在边疆任职或游历期间所作,通过描绘边疆孤城的秋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边疆生活的无奈与愁苦,这首诗也反映了陆游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