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寻根问祖
朝代:宋代
作者:张伯端
坎离乾兑逢子午,须认取,自家根祖。
出入无时莫拘促,古今多少迷途。
几回归去又踟蹰,迢迢地,托体空携雾露。
幸遇真师传口诀,此中端的玄微。
作者简介
张伯端(984年-1082年),字平叔,号紫阳真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北宋道士,天台(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曾中进士,后因官场失意,弃官学道,精修丹法,成为道教南宗的开山祖师,他的著作《悟真篇》是道教内丹修炼的重要文献,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坎离乾兑这四个卦象在子午时分相遇时,必须认清并把握,那是我们自身的根源和祖先所在,出入修炼没有固定的时间,不要过于拘泥急促,古往今来有多少人迷失在这条道路上,多少次想要回归本源却又犹豫不决,路途遥远,身体仿佛被空携的雾露所托,幸运的是遇到了真正的师父传授修炼的口诀,这才明白了其中的深奥微妙。
释义
这首诗通过坎离乾兑等卦象的意象,表达了修炼内丹时寻找和把握自身根源的重要性,坎离乾兑是八卦中的四个,分别代表水火天泽,它们在子午时分的相遇象征着修炼的关键时刻,诗人强调修炼要顺其自然,不要过于拘泥于形式和时间,同时指出很多人因为迷失方向而无法找到真正的修炼之道,诗人表达了自己遇到真师传授口诀的幸运和感悟。
赏析
这首诗是张伯端道教修炼思想的体现,通过卦象和时间的意象,巧妙地表达了修炼内丹的深奥道理,诗人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复杂的修炼过程描绘得生动具体,使读者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和领悟,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修炼道路的深刻感悟和对真师的感激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张伯端在官场失意后,开始潜心修炼道教内丹术,他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修炼体系,这首诗可能是他在修炼过程中,对寻找和把握自身根源的深刻感悟的总结,他也希望通过这首诗来传达自己的修炼思想和经验,引导更多的人走上正确的修炼道路,在道教历史上,张伯端的著作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首诗也是其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