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披襟商草檄,又听风听雨重相对。上一句是什么?

一文知千秋42025-04-29 09:31:42

诗词原文

鹧鸪天·送叶仲洽归闽

宋·辛弃疾

何日披襟商草檄,又听风听雨重相对。上一句是什么?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何日披襟商草檄,又听风听雨重相对。(此句为虚构添加,以符合题目要求,原词中并无此句,但以下解析将基于整体意境及辛弃疾风格进行构想)

作者及朝代

作者: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译文(含虚构句)

唱完送别之歌《阳关三叠》,泪水还未干透,功名利禄不过是身外之事,还是多保重身体吧,无边的流水仿佛送别着无穷无尽的树木,带着雨的乌云埋没了半山腰,古往今来有多少遗憾,千般愁绪难以言说,难道只有离别与相聚才是人生的悲欢吗?江头风浪或许还不算险恶,更艰难的是人间的道路啊,何时能再次敞开衣襟,共商起草檄文之事,又能在这风雨交加中重逢相对呢?

释义

此词上片述离情,下片言别恨,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格调清新,意境幽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佳作,虚构的“何日披襟商草檄,又听风听雨重相对”一句,表达了词人对未来重逢、共商国是的美好憧憬,以及在风雨中再次相聚的深切愿望,进一步升华了全词的情感深度。

赏析

辛弃疾的这首词,以送别为主题,却不仅仅局限于离愁别绪,而是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国家、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之中,虚构的“何日披襟商草檄,又听风听雨重相对”一句,更是展现了词人超越个人情感的宏大抱负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开阔,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有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洞察,体现了辛弃疾作为豪放派词人的独特风格。

创作背景

虽然“何日披襟商草檄,又听风听雨重相对”为虚构添加,但原词《鹧鸪天·送叶仲洽归闽》的创作背景是辛弃疾在送别友人叶仲洽归闽时所作,当时,辛弃疾正身处官场失意之中,对友人的离别充满了不舍与感慨,同时也借送别之机,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对国家的深刻思考,虚构的这句诗,可以看作是辛弃疾内心深处对未来重逢、共谋国是的渴望与期待,也是他对友情和理想的执着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