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唐·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胄,夜不脱鞍悬旷野。
草拂之如芒刺,吹之可白草折。
胡沙莽莽风夜起,匈奴牧马皆北徙。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渐近碛西无水草,北风沙起橐驼惊。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作者及朝代
作者:岑参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他的诗作题材广泛,尤其擅长描绘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语言雄奇瑰丽,想象丰富,情感真挚,是唐代边塞诗的重要代表之一,岑参一生曾两度出塞,亲身经历了边疆的艰苦生活和战争的残酷,这些经历深刻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
译文
(节选部分)
渐渐接近碛西(今新疆地区)时,那里已经没有水草可供牲畜食用,北风吹来,黄沙漫天,连骆驼都感到惊恐不安。
释义
“渐近碛西无水草,北风沙起橐驼惊”这两句诗描绘了边疆地区的恶劣环境和艰苦条件,随着军队逐渐深入西域,他们发现那里已经没有了水草,说明环境极其恶劣,生存条件艰难,而北风吹来,黄沙漫天,连骆驼这种耐干旱、耐长途跋涉的动物都感到惊恐,更加突出了边疆环境的恶劣和战争的残酷。
赏析
这两句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边疆地区的艰苦环境和战争的残酷,诗人通过“无水草”和“橐驼惊”两个细节,巧妙地传达了边疆环境的恶劣和军队的艰难处境,这两句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边疆将士的深切同情和敬佩之情,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他们依然坚守边疆,保卫国家,这种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岑参在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秋,随安西节度使高仙芝赴轮台(今新疆轮台县)途中,为送别封常清大夫出师西征而作,当时,唐朝与西域诸国的关系错综复杂,战争频繁,岑参作为边塞诗人,亲身经历了边疆的艰苦生活和战争的残酷,这些经历深刻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边疆的恶劣环境和军队的艰难处境,表达了对边疆将士的深切同情和敬佩之情,也反映了唐朝边疆政策的复杂性和战争的残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