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望
唐·李颀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
黄榆古柳荒村日,白雁衰芦远塞霜。
渺渺云沙散橐驼,风吹黄叶渡黄河。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颀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颀,唐代诗人,约生于公元690年,卒于751年左右,字、号均不详,东川(今四川三台)人,一说为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及第,曾任新乡县尉,后辞官归隐,李颀擅长七言歌行和五言律诗,诗风雄浑奔放,语言清新自然,尤长于边塞诗,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人齐名,是唐代重要的边塞诗人之一。
译文
黄河水环绕着汉代的宫殿墙垣,河面上秋风阵阵,大雁排成几行向南飞去,远行的旅人越过壕沟追逐着野外的马群,将军则收起弓箭准备射杀天空中的天狼星(象征敌人),荒凉的村庄里,黄榆和古柳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凄凉,白雁和枯萎的芦苇在遥远的边塞上覆盖着霜雪,茫茫的云沙中,骆驼的队伍渐渐散去,风吹着黄叶飘过了黄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黄河边的壮丽景象和边塞的荒凉氛围,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物活动的刻画,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与壮美,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有对边塞将士英勇形象的赞美,以及对边疆安宁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的黄河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边塞的壮丽与荒凉,首联以黄河水绕汉宫墙开篇,既点明了地点,又营造了历史的厚重感,颔联通过“客子”与“将军”的对比,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与将士的英勇,颈联以黄榆、古柳、白雁、衰芦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荒凉与萧瑟,尾联则以“渺渺云沙散橐驼,风吹黄叶渡黄河”作结,以广阔的视野和深邃的意境,将全诗推向高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颀辞官归隐之后,他游历边塞,目睹了边塞的壮丽景象和将士们的英勇生活,心中充满了对边疆安宁的向往和对将士们的赞美之情,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自己对边塞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受,同时也展现了唐代边塞诗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