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取巢翁携鹤去,鬓毛同白不争妍。的解释

一文知千秋22025-04-04 09:44:21

诗词原文

携鹤吟

唐·贾岛

约取巢翁携鹤去,鬓毛同白不争妍。的解释

约取巢翁携鹤去,鬓毛同白不争妍。

云间野径花香远,水上松风鸟语闲。

琴酒共寻幽处乐,烟霞长伴老来仙。

何须更问人间事,且向青山觅洞天。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贾岛虽为唐代著名诗人,但此诗并非其真实作品。)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唐代诗人,人称“贾长江”或“瘦岛”,他早年出家为僧,法号无本,后还俗应举,屡试不第,贾岛的诗风以清奇僻苦著称,善于推敲字句,有“推敲”的典故传世,他的诗作多写荒凉枯寂之境,抒发凄苦之情,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与巢翁相约一同携鹤离去,我们的鬓发都已斑白,不再争艳斗丽,在云雾缭绕的野径上,花香飘远,水面上松风阵阵,鸟语声声,显得格外悠闲,我们共同寻找幽静之处,弹琴饮酒,享受乐趣,烟霞常伴,仿佛成了老来的仙人,何必再去过问人间的俗事,不如就在这青山之中寻找那洞天福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巢翁相约归隐山林,享受自然之美的情景,诗中通过“鬓毛同白不争妍”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而“云间野径”、“水上松风”等意象则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宁静致远的氛围,最后两句“何须更问人间事,且向青山觅洞天”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归隐山林、追求心灵自由的决心。

赏析

这首诗以归隐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诗人与友人的闲适生活,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诗人通过“约取巢翁携鹤去”这一行动,表达了自己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决心,而“鬓毛同白不争妍”则巧妙地借用了白发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

(注: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虚构内容)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贾岛晚年时期,当时他历经仕途坎坷,对世俗名利已有所淡泊,在与友人巢翁的交往中,他感受到了归隐山林、享受自然之美的乐趣,他借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决心,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心灵自由、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

虽然这首诗并非贾岛的真实作品,但通过对其内容、意境、语言等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唐代士人追求心灵自由、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以及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决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