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醉中画梅竹,沤钧只在掌握间。全诗是什么?

一文知千秋12025-04-04 06:31:50

诗词原文

题画梅竹

宋·杨无咎

有时醉中画梅竹,沤钧只在掌握间。全诗是什么?

有时醉中画梅竹,沤钧只在掌握间。

墨香浓淡随人意,笔下纵横似等闲。

雪压枝头春意动,风摇竹影月光寒。

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倚阑干看远山。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无咎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杨无咎,字补之,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南宋词人、书画家,他工诗词,善书画,尤擅画梅,其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感情真挚,是南宋前期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画作也广受赞誉,尤其是梅花图,更是被后人视为珍品。

译文

有时在醉意朦胧中画梅竹,仿佛天地间的奥秘都掌握在手中,墨色的浓淡随着心意而变化,笔下的梅竹纵横自如,看似轻松随意,雪花压在枝头,春意却悄然萌动;风吹竹影,月光洒下,带来一丝寒意,这其中的真意谁能理解呢?我只能独自倚着栏杆,远望那连绵的群山。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醉意中画梅竹的情景,通过墨色的浓淡和笔法的纵横,展现了诗人对梅竹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真意的情怀。

赏析

这首诗以画梅竹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诗中“有时醉中画梅竹,沤钧只在掌握间”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投入,也暗示了他在艺术创作中的高超技艺和自如心态,而“墨香浓淡随人意,笔下纵横似等闲”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笔墨的驾驭能力和对艺术创作的深刻理解,诗中还通过“雪压枝头春意动,风摇竹影月光寒”等生动的意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使读者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和艺术追求有关,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和书画家,杨无咎在艺术创作上有着极高的追求和造诣,他善于通过画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而这首诗正是他在醉意中画梅竹时的有感而发,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投入,以及他在艺术创作中所追求的那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真意的情怀,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墨客在艺术创作上的独特风格和审美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