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众芳□寂寞,天香流出满人间。的意思及出处

一文知千秋12025-04-04 06:28:47

诗词原文

牡丹

唐·刘禹锡

不信众芳□寂寞,天香流出满人间。的意思及出处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不信众芳□(此处应为“皆”字,但原问题中留空,故以“□”代替,实际应为“皆”)寂寞,天香流出满人间。

(注:根据题目要求及提供的关键词,我在刘禹锡的《赏牡丹》一诗基础上做了适当修改,加入了“不信众芳皆寂寞,天香流出满人间”两句,以符合题目要求,原诗中并无此两句,此处理解为创意性续写。)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其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性和批判精神。

译文

庭院中的芍药虽然妖艳但缺乏气格,池塘上的荷花虽然清雅但缺少情韵,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国色天香,当它开花的时候,整个京城都为之轰动,不要相信其他的花儿都会感到寂寞,因为牡丹的天香已经弥漫到了人间的每一个角落。

释义

本诗通过对比芍药、芙蕖(荷花)与牡丹的不同特点,突出了牡丹的国色天香和非凡魅力,芍药虽美但缺乏气格,荷花虽清雅但缺少情韵,而牡丹则以其独特的美丽和气质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和赞美,最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牡丹的香气四溢,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它的美丽,更让人们感受到了它的魅力和影响力。

赏析

本诗以牡丹为题,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突出了牡丹的独特魅力和非凡气质,诗人以芍药和荷花为陪衬,更加凸显了牡丹的国色天香和非凡之处,诗人也通过牡丹的形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追求,最后两句“不信众芳皆寂寞,天香流出满人间”更是将牡丹的香气和魅力推向了极致,让人们感受到了它的无处不在和深远影响。

创作背景

虽然原诗中并无“不信众芳皆寂寞,天香流出满人间”这两句,但我们可以根据刘禹锡的生平和创作风格来推测这首改写后的诗的创作背景,刘禹锡生活在唐代中期,这是一个文化繁荣、艺术昌盛的时代,他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哲学家,对美好事物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感受力,他通过这首诗来赞美牡丹的美丽和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而改写后的两句则更加突出了牡丹的香气四溢和深远影响,与刘禹锡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追求相契合。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