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男不教父之过,莫视诗书如寇仇。上一句是什么?

一文知千秋12025-04-04 06:13:54

诗词原文

教子篇

朝代:清代

养男不教父之过,莫视诗书如寇仇。上一句是什么?

作者:纪晓岚

养男不教父之过,莫视诗书如寇仇。

勤读圣贤传家久,富积金银难守秋。

作者简介

纪晓岚,即纪昀(1724年-1805年),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献县)人,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他学识渊博,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一生精力绝注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及《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的编撰,所作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在中国颇负盛名。

译文

养育男孩却不教育,这是父亲的过错;不要把诗书看作是仇敌,勤奋研读圣贤之书能让家族长久兴盛,而单纯积累金银财宝却难以守住家业到秋天(比喻难以长久)。

释义

这首诗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父亲在儿子教育中的责任,首句“养男不教父之过”直接点明了父亲教育儿子的责任,如果儿子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那么责任在父亲,次句“莫视诗书如寇仇”则是对教育内容的具体说明,告诫人们不要将诗书视为仇敌,即要重视文化教育,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文化教育对于家族长久兴盛的重要性,以及单纯追求物质财富难以维持家业的道理。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通过对比和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家庭教育的看法,首句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次句则通过否定句的形式,加强了语气,使观点更加鲜明;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和比喻,进一步阐述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使观点更加深入人心,整首诗结构紧凑,逻辑清晰,语言流畅,是一首优秀的家庭教育诗篇。

创作背景

纪晓岚生活在一个重视文化教育的家庭,他自幼便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深知家庭教育对于个人成长和家族兴衰的重要性,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纪晓岚也生活在一个社会变革的时代,他对于当时社会上的重商轻文现象深感忧虑,因此通过这首诗来呼吁人们重视文化教育,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繁荣,这首诗不仅反映了纪晓岚个人的教育观念,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家庭教育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