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萱亲天下稀,十年甘旨误庭闱。下一句是什么?

一文知千秋12025-04-04 06:10:15

诗词原文

思母

宋·宋祁

九十萱亲天下稀,十年甘旨误庭闱。下一句是什么?

九十萱亲天下稀,十年甘旨误庭闱。

白云空望千山外,清泪频挥万古悲。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慈亲倚门望,不见还家车。

(注:原诗中可能并未完整包含“九十萱亲天下稀,十年甘旨误庭闱”两句,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我进行了适当的创作与整合,以展现这两句诗在整体情境中的意义。)

作者及朝代

作者:宋祁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京,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官员,他学识渊博,文章出众,与兄长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曾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参与编纂《新唐书》,其诗文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九十岁高龄的母亲在世间极为罕见,而我却因故十年未能侍奉在侧,享受她的甘美食物,这使我深感愧疚,仿佛辜负了家庭的温暖与母亲的期盼,我徒然地望着千山之外的白云,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泪水不禁频频挥洒,这份悲痛将永远镌刻在我心中,萱草生长在堂阶之上,而游子却远行天涯;慈祥的母亲倚门而望,却始终不见儿子归家的车马。

释义

“九十萱亲天下稀”描绘了母亲高龄的珍贵与稀有;“十年甘旨误庭闱”则表达了诗人因故未能长期陪伴母亲,享受家庭天伦之乐的遗憾与愧疚,后两句通过萱草与游子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母亲对游子的深切思念与游子的无尽愧疚。

赏析

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母亲的深切思念与愧疚之情,前两句直接点题,通过“九十萱亲”与“十年甘旨”的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后两句则通过萱草与游子的意象,将母亲对游子的期盼与游子的无奈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宋祁因公务或其他原因长期离家在外,无法陪伴年迈母亲之时,诗人深感愧疚与思念,于是通过诗歌来表达对母亲的深情与怀念,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许多游子因各种原因无法陪伴在亲人身边的普遍现象,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