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中尚有醒时眼,不信玉山人可推。全诗是什么?

一文知千秋12025-04-04 06:01:54

诗词原文

醉中留客

唐·白居易

醉中尚有醒时眼,不信玉山人可推。全诗是什么?

醉后狂言醒可怕,

公言虽醉犹能察。

醉中尚有醒时眼,

不信玉山人可推。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歌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和教化作用。

译文

醉后说出的狂言醒后觉得可怕,

但您说即使醉了也还能明察。

醉中我尚保留着一丝清醒之眼,

不相信那如玉般温润的山石之人(指友人)会轻易被世俗所推倒。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在醉酒后仍保持一定清醒和洞察力的心态,他通过自嘲和与友人的对话,展现了自己在醉态中仍能保持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坚定信念和品格的赞赏。

赏析

这首诗以醉酒为背景,通过对比和自嘲的手法,展现了白居易独特的个性和深邃的思想,首句“醉后狂言醒可怕”以自嘲开篇,点出了醉酒后可能说出的不当言辞;次句“公言虽醉犹能察”则借友人之口,肯定了即使在醉酒状态下也能保持清醒的洞察力;后两句“醉中尚有醒时眼,不信玉山人可推”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清醒和坚定,表达了对友人品格的赞赏和信任,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既体现了白居易的诗歌风格,也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现实的清醒认识。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白居易与友人的聚会有关,在唐代,文人墨客常常通过聚会、饮酒等方式交流思想、抒发情感,白居易在醉酒后可能感受到了某种内心的波动或是对现实的思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和对友人的情感,这首诗也反映了白居易对人生、友情和现实的深刻洞察和独特见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