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孤高栖凤质,能教倜傥化龙形。全诗是什么?

一文知千秋12025-04-03 09:02:05

诗词原文

凤栖梧

唐·吕岩

自有孤高栖凤质,能教倜傥化龙形。全诗是什么?

自有孤高栖凤质,能教倜傥化龙形。

须凭羽翼将身远,不羡人间万种荣。

作者简介

吕岩,即吕洞宾,唐代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名喦("喦”或作“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河东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乐镇)人,吕洞宾是道教中的大宗师、祖师爷级人物,民间传说他在修炼过程中,巧遇仙人钟离权授予《延命诀》,又遇火龙真君传授天遁剑法,功成之后,他云游四海,为百姓解除病痛,醉心于修道成仙,被尊称为“吕祖”、“纯阳祖师”,吕洞宾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其形象经常出现在文学、艺术作品中。

译文

天生就拥有孤高清远的凤凰般的资质,能够引导不羁洒脱之人化身为龙形,凭借着羽翼的力量,让自己远离尘嚣,不羡慕人世间万种繁华与荣耀。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吕洞宾)超凡脱俗、不慕名利的高洁情操,首句“自有孤高栖凤质”形容自己天生具有高贵不凡的品质,如同凤凰般栖息于高枝;次句“能教倜傥化龙形”则表明自己有能力引导那些不羁洒脱之人,使他们也能像龙一样腾飞变化,实现自我超越;第三句“须凭羽翼将身远”强调要实现这种超越,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远离世俗的束缚;末句“不羡人间万种荣”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人间繁华与荣耀的淡泊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凤凰和龙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超凡脱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境界,诗人通过对比“孤高栖凤质”与“人间万种荣”,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蔑视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诗中也透露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即凭借自身的努力和智慧,可以实现自我超越,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浓厚的道教色彩和哲学意味。

创作背景

吕洞宾作为道教的重要人物,其诗歌创作往往与道教思想紧密相关,这首诗可能是在吕洞宾修道过程中,对自我境界提升的一种感悟和表达,在道教文化中,凤凰和龙都是吉祥、神圣的象征,代表着高贵、超凡和变化,吕洞宾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道教理想的追求和对自我境界提升的渴望,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道教文化的繁荣和道教人士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