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家造孽常终日,作福治心只暂时。出自哪首诗?

一文知千秋12025-04-03 08:59:57

诗词原文

省心录

朝代:宋

担家造孽常终日,作福治心只暂时。出自哪首诗?

作者:林逋

担家造孽常终日,作福治心只暂时。

日积久成生祸患,几回思算不如痴。

作者简介

林逋,字君复,北宋著名隐士、诗人,后人尊称为和靖先生,他一生不仕不娶,隐居于杭州西湖孤山,终生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有“梅妻鹤子”之誉,林逋的诗风淡远,多写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趣,其《山园小梅》一诗尤为著名,虽然《省心录》并非林逋最著名的作品,但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生活智慧,也体现了他的思想深度和人生追求。

译文

整天忙于为家庭生计而造孽(做坏事),而修身养性、行善积德却只是偶尔为之的暂时行为,日积月累之下,这些恶行最终会酿成祸患,到那时再回想,多少次算计都不如保持一颗痴愚(简单、纯朴)的心来得安稳。

释义

“担家造孽常终日”意指人们常常为了家庭生计而不得不做出一些违背良心或道德的事情,这些行为虽然可能是出于无奈,但长期下来却会积累成恶。“作福治心只暂时”则指出,虽然人们有时也会意识到需要修身养性、行善积德,但这种行为往往只是短暂的、间歇性的,难以持之以恒。“日积久成生祸患”强调了恶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几回思算不如痴”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一种反思和感悟,认为与其在复杂多变的人生中算计来算计去,不如保持一颗简单纯朴的心来得更为明智和幸福。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人生的无常,作者通过对比“担家造孽”与“作福治心”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方式,以及它们所带来的不同后果,表达了对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诗中也蕴含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智慧和豁达的人生态度,即与其在纷繁复杂的人生中苦苦挣扎和算计,不如保持一颗简单纯朴的心,顺应自然、随遇而安。

创作背景

《省心录》是林逋的一部格言体著作,旨在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人生哲理和生活智慧,这首诗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很可能是作者在隐居生活中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反思和总结,林逋一生不仕不娶,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这种生活方式使他能够更深入地观察和理解人性与社会的本质,这首诗不仅是他个人思想的体现,也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深刻揭示和批判,它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于简单纯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