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吟
朝代:宋代
作者:白玉蟾
身在千山顶上头,
悟道真仙不外求。
忘机逸士同标格,
亘古同标格自幽。
作者简介
白玉蟾(公元1194年-?),南宋道士、诗人、书画家,原名葛长庚,字如晦,号海琼子、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等,海南琼州人(一说福建闽清人),他自幼聪颖,博览群书,后出家为道士,师事陈楠,传承金丹南宗法统,成为南宋道教金丹派南宗第五祖,白玉蟾不仅在内丹修炼上颇有建树,而且诗文书画皆精,是南宋时期一位多才多艺的道士文人。
译文
我站在千山的顶峰之上,
悟得大道,成为真仙无需向外寻求。
忘却世俗机巧的隐士与我志趣相投,
自古以来,我们都有着超凡脱俗的高尚品格,这份清幽自在无人能及。
释义
此诗表达了作者身处高山之巅,远离尘嚣,通过内省悟道,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他自比为悟道真仙,不向外求仙访道,而是依靠内心的修炼和领悟,他也将自己与那些忘却世俗机巧、追求心灵自由的逸士相提并论,认为他们都有着同样的高尚品格和清幽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山居生活中的心境和感悟,首句“身在千山顶上头”,既点明了作者所处的环境,也暗示了他超脱世俗、追求高远的志向,次句“悟道真仙不外求”,则直接表达了作者通过内省悟道、不向外求仙访道的修行理念,后两句“忘机逸士同标格,亘古同标格自幽”,则将作者与忘机逸士相提并论,强调了他们共同的高尚品格和清幽心境,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既体现了作者作为道士的修行理念和追求,也展现了他作为诗人的才情和气质。
创作背景
白玉蟾一生游历四方,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在山居生活中,通过内省悟道,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修行理念和人生哲学,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既是作者对山居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对修行理念和人生哲学的深刻阐述,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白玉蟾超凡脱俗的修行境界和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