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毛羽鲜明疑振鹭,声鸣和好似关雎”,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徐寅的《鸡》,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鸡
唐·徐寅
名参十二属,花入羽毛深。
守信催朝日,能鸣送晓阴。
过河桥影转,逐树鸟声沉。
毛羽鲜明疑振鹭,声鸣和好似关雎。
作者简介
徐寅,字昭梦,莆田(今属福建)人,唐末五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他自幼聪颖好学,才思敏捷,诗文俱佳,曾应诏赴京,授秘书省正字,后因时局动荡,仕途不顺,晚年归隐山林,徐寅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属相之中有鸡名,羽毛色彩斑斓深。
守信报晓催日出,啼鸣送别晓阴沉。
过河时桥影随转,逐树间鸟声渐沉。
毛羽鲜亮如白鹭,鸣声和谐似关雎。
释义
这首诗以鸡为题,通过描绘鸡的形态、习性及声音,展现了鸡的守信、勤劳和美丽,首联点明鸡的属相身份和羽毛的斑斓;颔联写鸡守信报晓,催促日出,送别晓阴;颈联通过过桥和逐树的场景,描绘了鸡的活泼与灵动;尾联则以“毛羽鲜明疑振鹭,声鸣和好似关雎”两句,将鸡的毛羽和鸣声与白鹭和关雎相比,突出了鸡的美丽与和谐。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鸡的生动形象,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将鸡的毛羽和鸣声与白鹭和关雎相比,既突出了鸡的美丽与和谐,又赋予了鸡以更高的文化内涵,诗人也通过鸡的守信报晓,赞美了鸡的勤劳和守信精神,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徐寅的仕途经历有关,徐寅虽才华横溢,但仕途坎坷,晚年归隐山林,在这首诗中,诗人以鸡为喻,既表达了对鸡的赞美之情,也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勤劳、守信精神的赞美,通过描绘鸡的生动形象,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关注。
徐寅的《鸡》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文化内涵的佳作,通过描绘鸡的生动形象,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