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渔隐
朝代:宋代
作者:李纲
谋生迹与风波密,择地心将网弋疏。
水阔云深鱼自乐,芦花岸畔鸟相呼。
闲来把酒看山色,兴至挥毫赋诗文。
不问世间纷扰事,一竿风月钓江湖。
作者简介
李纲,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他为人刚正不阿,力主抗金,曾一度为相,但因反对议和而被罢免,李纲的诗文作品多抒发其爱国情怀和对时局的忧虑,风格雄浑豪放,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译文
为了生计,我与风波紧密相连,选择隐居之地时,特意将渔网布置得稀疏,以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在这片水阔云深的地方,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弋,芦花岸畔,鸟儿欢快地相互呼唤,闲暇时,我手持酒杯欣赏山色之美,兴致来时,则挥毫泼墨,赋写诗文,我不再关心世间的纷扰之事,只愿手持一竿,在风月之中垂钓江湖。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渔隐生活的宁静与自由,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首联“谋生迹与风波密,择地心将网弋疏”点明了诗人虽以捕鱼为生,但心怀慈悲,不愿过度捕捞,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颔联和颈联则进一步描绘了渔隐生活的美好景象,鱼儿、鸟儿、山色、诗文,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尾联则直接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怀。
赏析
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渔隐生活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期待,体现了其深沉的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李纲被贬谪期间,当时,他因力主抗金而被朝廷排挤,贬至偏远之地,面对仕途的挫折和国家的危难,李纲深感无力回天,于是选择隐居渔钓,以寻求心灵的慰藉,在这段时期,他创作了大量反映渔隐生活和爱国情怀的诗文,本诗便是其中之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纲在逆境中的坚韧与豁达,以及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