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客愁归未得,独凭斜日望多时。出自哪首诗?

一文知千秋22025-04-02 08:35:49

诗词原文

江外思乡

唐·韦庄

为有客愁归未得,独凭斜日望多时。出自哪首诗?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为有客愁归未得,

独凭斜日望多时,肠断金陵春草时。

(注:原诗中“为有客愁归未得,独凭斜日望多时”两句虽连续,但为便于分析,此处将其置于整体诗中展示。)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动乱的年代,亲身经历了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后入蜀依附前蜀王建,曾任前蜀宰相,韦庄的诗风清丽,词作尤为著名,对后世词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译文

每年春天,我在异乡总是满怀悲伤,杜陵(长安附近)的黄莺啊,你们能否理解我的愁绪?特别是在这夕阳斜照的江岸上,因为客居他乡无法归去,我独自倚靠着栏杆,望着落日余晖,久久不愿离去,每当想到金陵(今南京)那春草萋萋的景象,更是让我肝肠寸断。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通过春日、黄莺、夕阳、江岸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忧伤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因无法归乡而内心愁苦的情感。

赏析

1、意象丰富:诗中运用了春日、黄莺、夕阳、江岸、春草等自然景物,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使得诗歌意境深远。

2、情感真挚:“为有客愁归未得,独凭斜日望多时”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因思乡而不得归的愁苦心情,情感真挚动人。

3、语言优美:韦庄的诗风清丽,用词精炼,如“年年春日异乡悲”、“肠断金陵春草时”等句,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诗人因战乱而流落异乡,无法归乡,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无奈,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感慨,通过诗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普遍情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