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尘镜吟
唐·李商隐
尘函欲开镜尚掩,谁把白壁涂之泥。
清风拂面难拂意,明月照心不照疑。
玉笛横吹声渐远,金樽对酌影犹凄。
浮生若梦皆成幻,且把闲情寄笔底。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展现古代诗词风格及解析框架。)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尘埃覆盖的盒子想要打开,镜子却还被遮掩着;是谁将洁白无瑕的玉璧涂抹上了污泥?清风虽然能拂面而过,却难以拂去心中的愁绪;明月虽然能照亮心灵,却无法照亮心中的疑惑,玉笛横吹,声音渐渐远去;金樽对酌,身影却显得格外凄凉,人生如梦,一切皆成虚幻,姑且将这份闲情寄托在笔端吧。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尘封的镜子、被涂抹的白壁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感慨,诗中“尘函欲开镜尚掩”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被遮蔽,“谁把白壁涂之泥”则暗喻纯洁被玷污,清风、明月虽美,却难以拂去心中的愁绪和疑惑,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看法,认为一切皆是虚幻,不如将情感寄托于文字之中。
赏析
这首诗在构思上新颖独特,通过一系列意象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感悟,诗中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和感慨,也有对理想的追求和寄托,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使得诗歌在表达上更加含蓄而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之作,但我们可以假设它反映了李商隐晚唐时期的社会背景和个人经历,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诗人身处其中,深感无力改变现状,他个人的仕途也颇为坎坷,多次遭贬谪和排挤,这些经历使得诗人对人生、世事产生了深刻的感悟和思考,从而创作出了这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