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孤怀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眼前所识皆庸我,天下为忧可语谁。
独倚危楼看落日,乱山平野暮云低。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我所认识的人中,都显得平庸无奇,无人能与我共担天下的忧虑,我又能与谁倾诉呢?我独自倚靠在高楼之上,望着渐渐西沉的太阳,眼前是错落有致的山峦和平坦的原野,傍晚的云彩低垂在天际。
释义
“眼前所识皆庸我,天下为忧可语谁”表达了诗人对周围人的失望,认为他们无法理解自己的抱负和忧虑,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却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独倚危楼看落日,乱山平野暮云低”则通过描绘诗人独自凭栏远眺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前两句“眼前所识皆庸我,天下为忧可语谁”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他渴望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共同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担忧和努力,但现实却让他感到失望和孤独,后两句“独倚危楼看落日,乱山平野暮云低”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心境,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南宋朝廷腐败无能,外患不断,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上书言事均未被采纳,晚年更是被朝廷排挤和打压,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深感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忧国忧民之情的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