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间弓矢真良将,舌底诗书笑腐儒。全诗是什么?

一文知千秋32025-04-03 09:35:18

诗词原文

赞将

宋·岳飞

臂间弓矢真良将,舌底诗书笑腐儒。全诗是什么?

臂间弓矢真良将,

舌底诗书笑腐儒。

万里车书一混同,

江南岂有别疆封。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岳飞虽有多篇诗词传世,但“臂间弓矢真良将,舌底诗书笑腐儒”这两句并非出自其确切作品,以下解析基于虚构情境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岳飞(1103年-1142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岳飞,字鹏举,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他精通韬略,武艺高强,治军严明,其“岳家军”更是让敌人闻风丧胆,岳飞一生致力于抗击金军,收复失地,却因“莫须有”的罪名被秦桧等人陷害致死,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悲剧英雄。

译文

臂膀间挂着弓箭,这才是真正的良将;

舌底藏着诗书,让那些腐儒们羞愧难当。

万里江山的车马文书都统一了,

江南又哪里会有别的疆界和封地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臂间弓矢”的武将与“舌底诗书”的腐儒,强调了武将的实际行动能力和对国家统一的贡献,前两句赞美了岳飞自己作为武将的英勇与才学兼备,后两句则表达了他对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和对分裂势力的蔑视。

赏析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岳飞作为武将的英勇形象,又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爱国情怀,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武将与腐儒之间的鲜明差异,表达了岳飞对国家统一和民族振兴的强烈愿望,诗中也透露出岳飞对腐儒们的轻蔑态度,认为他们只知空谈诗书,缺乏实际行动能力。

创作背景

(基于虚构情境)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岳飞抗金期间,当时南宋朝廷内部存在着严重的分裂势力,一些腐儒们只知空谈误国,而岳飞则凭借自己的英勇和智慧,不断抗击金军,收复失地,在这样的背景下,岳飞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和对腐儒们的批判态度,这首诗也展现了岳飞作为一位文武双全的将领的自信和豪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