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信太平在今日,人间又有杜祁公。的意思及出处

一文知千秋32025-04-03 09:37:32

诗词原文

庆全庵桃花

宋·谢枋得

须信太平在今日,人间又有杜祁公。的意思及出处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

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前度刘郎今又来,玄都观外有花开。

须信太平在今日,人间又有杜祁公。

作者及朝代

作者:谢枋得(1226年3月23日—1289年4月25日),南宋末年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信州弋阳(今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人,与文天祥同道,以忠义自任,曾力图恢复中原,但不被重用,宋亡后隐居福建一带,从事讲学活动,元大德初年,福建参政魏天祐奉诏搜捕宋遗臣,谢枋得被迫迁居建宁(今福建省建宁县)唐石山中,后被捕,至大都(今北京市),绝食而死,后人辑有《叠山集》传世。

作者简介

谢枋得自幼聪颖好学,文章奇绝,志向高远,成年后,他积极投身抗元斗争,曾任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等职,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谢枋得在南宋灭亡后,拒绝元朝的征召,隐居山林,以讲学为业,表现出坚定的民族气节,他的诗文作品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和坚贞不屈的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相信今日的天下已然太平,人世间又出现了一位像杜祁公(杜衍,北宋名臣,以清廉正直著称)那样的贤相。

(注:此句为诗中最后一句的单独解释,整首诗通过描绘桃花的盛景和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贤臣的赞美。)

释义

“须信太平在今日,人间又有杜祁公”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局势的乐观态度和对贤臣的期待,诗人认为,虽然南宋已经灭亡,但元朝的统治下也有可能实现太平盛世,他也希望人世间能够再次出现像杜祁公那样的贤臣,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

赏析

这首诗以桃花为引子,通过描绘桃花的盛景和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贤臣的赞美,诗人以“寻得桃源好避秦”开篇,既点明了桃花源的典故,又暗示了诗人对避世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等句,进一步表达了对世外桃源的留恋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在诗的结尾处,诗人笔锋一转,以“须信太平在今日,人间又有杜祁公”为结,表达了对当前局势的乐观态度和对贤臣的期待,这种转折不仅使整首诗在情感上更加饱满,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坚定信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灭亡后,元朝统治初期,当时,谢枋得作为南宋遗臣,面临着元朝的征召和威胁,他坚守民族气节,拒绝出仕元朝,而是选择隐居山林,以讲学为业,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通过描绘桃花的盛景和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贤臣的赞美,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对民族精神的传承。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