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偏羊枣情何甚,戏及牛刀意自深。的释义

一文知千秋52025-04-02 09:49:37

诗词原文

食笋十韵

唐·白居易

嗜偏羊枣情何甚,戏及牛刀意自深。的释义

此州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山夫折盈抱,抱来早市鬻。

物以多为贱,双钱易一束。

置之炊甑中,与饭同时熟。

紫箨坼故锦,素肌擘新玉。

每日遂加餐,经时不思肉。

久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

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

嗜偏羊枣情何甚,戏及牛刀意自深。

更想清吟处,月露入杯斟。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译文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竹乡品尝春笋的经历,春笋在山谷中遍地都是,山民们折下满满一抱,拿到早市上去卖,因为数量众多,所以价格很便宜,两钱就能买一束,把春笋放在炊甑里和饭一起煮,煮熟后,紫色的笋壳裂开,露出里面洁白如玉的笋肉,每天吃春笋,连肉都不想吃了,作者长期在京洛做官,很少能吃到这么美味的春笋,所以劝大家不要犹豫,赶快享用,因为南风吹过,春笋就会变成竹子,作者特别偏爱春笋,这种情感是多么深厚啊!就连提到用牛刀来切春笋,也显得意味深长,更想象在清幽的环境中,一边吟诗,一边用月露斟酒。

释义

“嗜偏羊枣情何甚,戏及牛刀意自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作者对春笋的偏爱就像对羊枣(一种果实,味美而少)一样深厚,甚至提到用锋利的牛刀来切春笋,也显得意味深长,表达了对春笋的珍视和喜爱。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笋的美味和作者的喜爱之情,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笋的生长环境、采摘过程、烹饪方法和食用感受,使读者仿佛能够闻到春笋的清香,感受到诗人的喜悦,诗人通过“嗜偏羊枣情何甚,戏及牛刀意自深”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对春笋的深厚情感,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饱满和深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在竹乡居住期间,当时,诗人被春笋的美味所吸引,每天都能品尝到新鲜的春笋,这让他感到非常高兴,他写下了这首诗来记录这段美好的经历,并表达了对春笋的喜爱和珍视之情,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