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丙申日感怀》
唐·李群玉
惟此丙申日在未,天面黯郁昏不济。
浮云蔽日心难明,长风破浪志未已。
山川静默待时至,草木凋零盼春起。
莫道前路多坎坷,且将豪情付笔底。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他自幼聪颖好学,才思敏捷,尤其擅长诗歌创作,李群玉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只有这丙申日正值未时,天空阴沉昏暗,仿佛无法振作,浮云遮蔽了太阳,使人的心情难以明朗;但长风破浪的志向,却从未停止,山川静静地等待着时机的到来,草木凋零也在期盼着春天的到来,不要说前路有多少坎坷,且将满腔豪情倾注于笔端,书写心中的壮志与情怀。
释义
这首诗以丙申日未时为背景,描绘了天空阴沉、浮云蔽日的景象,以此隐喻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诗人并未因此气馁,而是表达了长风破浪、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山川静默、草木凋零的描写,则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轮回,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憧憬,诗人以豪情万丈的姿态,将满腔热血倾注于笔端,展现了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引子,巧妙地寓情于景,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诗中“浮云蔽日心难明”一句,既描绘了天空的景象,又隐喻了人生的困境;而“长风破浪志未已”则展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精神,诗中还运用了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力量和希望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群玉人生中的某个低谷时期,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诗人并未沉沦,而是选择了以诗抒怀、以笔为剑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坚定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精神,丙申日未时的阴沉天空和浮云蔽日的景象,正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写照,诗人并未因此气馁,而是选择了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用诗歌来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这种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正是这首诗所传达的核心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