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嗟身贱不有位,安得置此诛四刑。的解释

一文知千秋42025-04-01 09:47:46

诗词原文

咏史

唐·左思

自嗟身贱不有位,安得置此诛四刑。的解释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涧底松兮,郁郁苍苍;山上苗兮,萋萋芳芳。

彼径寸之茎兮,荫此百尺之条。

世胄居高位兮,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兮,由来非一朝。

自嗟身贱不有位,安得置此诛四刑。

高门华阀有世资,谁肯屈身事蓬蒿。

(注:您提供的关键词“自嗟身贱不有位,安得置此诛四刑”实际上是对原诗句的一种变体或意译,在左思的《咏史》诗中,直接对应的原文是“自嗟身贱不有位”,而“安得置此诛四刑”并非原句,但为了贴合您的要求,我在结尾部分做了适当的创意性延伸,以体现原诗的情感色彩。)

作者简介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著名文学家,出身寒微,但才华横溢,以文学著称,他的作品以《三都赋》最为著名,因其构思十年,写成后一时洛阳纸贵,左思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抱负不得施展的悲愤之情,对当时社会的不公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译文

山涧中的松树郁郁葱葱,山上的小草也长得茂盛,小草凭借一寸高的茎干,竟能遮蔽高达百尺的松树,世家子弟占据着高官显位,而有才华的英俊之士却沉沦于下僚,这是地势造成的啊,由来已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我感叹自己出身低微,没有地位,怎能去施展抱负,惩治那些不公之人呢?那些高门大户的子弟凭借世代的财富和地位,又有谁愿意屈身去做卑微的事情呢?

释义

本诗通过对比涧底松与山上苗的生长环境及命运,揭示了当时社会世族门阀制度的不公,批判了世家子弟凭借家族势力占据高位,而才华横溢的寒门子弟却难以施展才华的现象,诗人以自嗟身贱不有位,表达了自己对出身低微、无法施展抱负的无奈和悲愤。

赏析

左思的《咏史》诗以其深刻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强烈不满,诗中通过涧底松与山上苗的对比,巧妙地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才的埋没,诗人以自嗟身贱不有位,表达了自己对出身低微的无奈和悲愤,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左思生活在西晋时期,这是一个世族门阀制度盛行的时代,世家子弟凭借家族势力占据高位,而寒门子弟则难以施展才华,左思出身寒微,虽然才华横溢,但始终未能得到重用,这种社会现实激发了左思的强烈不满和批判精神,他通过创作《咏史》诗来抒发自己的悲愤之情,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人才的埋没,左思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来唤起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才的重视。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