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自嘲
宋·陆游
少读诗书陋汉唐,
岂知文字浩无疆。
濡毫已作千钧弩,
知有世嘲无意解。
自笑平生妄意多,
自惭疏懒甚扬雄。
何时得遂归田计,
月满松风径自通。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虚构之作,陆游并未写过此诗,但以下解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年轻时阅读诗书,只觉得汉唐的学问浅陋,
哪里知道文字学问的海洋是如此广阔无边。
提笔写作如同千钧之弩般有力,
却深知世间有许多嘲讽,而我无意去辩解。
自己嘲笑自己平生妄想太多,
更感到自己懒散的程度甚至超过了古代的扬雄。
不知何时才能实现归隐田园的计划,
在月光照耀下的松风小径上,独自悠然前行。
释义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深刻认识和对自身状态的自嘲,诗人年轻时对汉唐学问有所不屑,但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认识到学问的浩瀚无边,在创作过程中,他虽有力求佳作之志,但也深知世间多有嘲讽之声,而他并不在意这些评价,诗人也自嘲自己平生妄想太多,懒散程度甚至超过了古代以勤学著称的扬雄,诗人表达了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
赏析
此诗以自嘲为题,却蕴含了诗人对学问的深刻反思和对自身性格的坦诚剖析,诗中“少读诗书陋汉唐”与“岂知文字浩无疆”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学问认知的深化,而“知有世嘲无意解”则体现了诗人面对外界嘲讽时的豁达态度,诗人通过自嘲“自惭疏懒甚扬雄”,既表达了对自身懒散性格的自省,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归隐生活图景,寄托了诗人的理想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虚构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陆游已历经仕途坎坷、战乱流离,对人生有了更为深刻的体悟,在晚年生活中,他更加向往宁静的田园生活,同时也对自身的性格和人生经历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此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而成,通过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学问、人生和理想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