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观马图
唐·杜甫
樽前病客不识画,但惊马气世未有。
笔端疑有造化力,涌出骏骨追风走。
此马若遂千里志,追风逐电何难有。
只今空余纸上影,犹使壮士心悠悠。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712年-77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一生坎坷,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病中的客人在酒樽前并不懂得欣赏这幅画,只是惊讶于画中马的气势,世间从未见过。
画笔之间仿佛蕴含着大自然的神奇力量,骏马的骨骼和追风的速度跃然纸上。
如果这匹马能够实现它日行千里的志向,那么追风逐电又有何难呢?
如今只留下纸上的马影,仍然让壮士们心中充满豪情壮志。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观赏一幅马图时的感受,尽管他因病在身,对绘画艺术并不十分精通,但他被画中马的气势深深震撼,认为这种气势世间罕见,他赞叹画家技艺高超,仿佛能够通过画笔捕捉到马的神韵和力量,杜甫也借马图表达了自己对壮志未酬的感慨,即使只是纸上的马影,也能激发壮士们的豪情。
赏析
这首诗以马图为切入点,通过描绘画中马的气势和画家的技艺,展现了杜甫对艺术的热爱和赞美,他也借马图抒发了自己内心的豪情壮志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笔端疑有造化力”一句,既是对画家技艺的赞美,也体现了杜甫对艺术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而“只今空余纸上影,犹使壮士心悠悠”则表达了杜甫对壮志未酬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杜甫的生平经历有关,杜甫一生坎坷,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一幅马图,表达了自己对壮志未酬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这首诗也可能与杜甫对艺术的热爱和赞美有关,他通过赞美画家的技艺和画中马的气势,展现了自己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杜甫对艺术的热爱和赞美,也表达了他对壮志未酬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杜甫的内心世界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