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嗟岁月急若矢,叹息无地安蒿莱。的释义

一文知千秋22025-03-31 07:41:00

这首包含关键词“咨嗟岁月急若矢,叹息无地安蒿莱”的诗句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秋怀》,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原文

咨嗟岁月急若矢,叹息无地安蒿莱。的释义

秋怀

宋·陆游

雨余茅舍照斜阳,白鸟衔鱼欲满塘。

咨嗟岁月急若矢,叹息无地安蒿莱。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最怜长笛吹声苦,细雨斜阳泪满衫。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雨后初晴,茅舍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明亮,白鸟衔着鱼儿,池塘几乎要被填满,我感叹岁月流逝得如同离弦之箭般迅速,又叹息没有一块地方能让我的蒿草和野菜安然生长,病弱的身体让纱帽显得宽松,作为孤臣的我万里迢迢客居在江边,最可怜的是那长笛吹出的声音凄苦,在细雨斜阳中,我的泪水湿透了衣衫。

释义

诗中描绘了雨后秋日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引出诗人对岁月流逝、身世飘零的感慨,诗人感叹时光如箭,岁月匆匆,而自己却无处安身,身体病弱,远离家乡,孤苦无依,长笛的凄苦声音和细雨斜阳中的泪水,更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限哀愁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抒情,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和身世飘零的感慨,诗中“咨嗟岁月急若矢,叹息无地安蒿莱”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和无处安身的无奈与叹息,而“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病弱孤独的形象,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异乡,身体病弱,远离家乡和亲人,内心充满了孤独和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秋日景象和抒发内心感慨,表达了自己对岁月流逝和身世飘零的深深忧虑和无奈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和责任感。

希望以上解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