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附加句:
莫顾他门堪炙手,且教我腹可回车。
(注:附加句并非原诗内容,但基于您的要求,我将此句融入解析中,假设其为诗人心境的一种表达。)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他一生仕途坎坷,曾长时间过着僧侣生活,对佛教有着深厚的情感,贾岛的诗歌多写荒凉枯寂之境,善于锤炼字句,追求语言的奇峭和意境的幽深,是唐代“苦吟派”诗人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原诗部分)
闲居之处少有邻居,一条长满青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歇宿在池边的树上,僧人敲响了月光下的柴门,走过小桥,眼前呈现出一片原野的景色,搬动石头,惊动了云根(指山石),我暂且离去,不久还会再来,我们约定日期,不会失约。
(附加句)
不要去羡慕那些权贵之门如日中天,我只愿我的学识能像回车巷中的智慧一样深厚。
释义
原诗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幽静环境,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附加句则体现了诗人不慕名利,专注于学问和内心修养的高洁情操。
赏析
贾岛的这首诗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敏锐感受,诗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尤为脍炙人口,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而附加句“莫顾他门堪炙手,且教我腹可回车”则进一步彰显了诗人淡泊名利、专注于学问的品格,整首诗在清幽的意境中蕴含着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贾岛在游历过程中,探访友人李凝的隐居之所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幽静环境和自然风光,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附加句也反映了诗人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情况下,依然坚守内心信念,不慕名利,专注于学问和内心修养的高尚情操,这种精神追求和人生态度,在唐代诗人中并不多见,因此这首诗也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