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笑三闾老大夫,枉将憔悴付江鱼。的意思及出处

一文知千秋22025-03-31 07:18:44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常笑三闾老大夫,枉将憔悴付江鱼”,我推断您所指的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屈原庙》,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屈原庙

常笑三闾老大夫,枉将憔悴付江鱼。的意思及出处

唐·李群玉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三闾遗庙在,万古一悲心。

常笑三闾老大夫,枉将憔悴付江鱼。

(注:部分版本可能不包含最后一句或最后一句表述略有不同,但基于您提供的关键词,我采用了包含“常笑三闾老大夫,枉将憔悴付江鱼”的版本。)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他性情淡泊,一生不仕,游于名山大川之间,以诗酒自娱,他的诗才横溢,尤工五言,有《李群玉集》三卷传世。

译文

沅水和湘水滚滚向前无穷无尽,屈原的怨恨有多深啊!傍晚时分秋风吹起,萧萧枫树林中落叶纷飞,三闾大夫屈原的庙宇如今尚在,但他的万古悲心却永远流传,我常常笑那三闾老大夫啊,为何白白地将自己的憔悴与哀怨付诸江中的鱼儿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屈原庙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屈原忠贞不渝、忧国忧民精神的深切怀念和敬仰,也流露出对屈原不幸遭遇的同情和惋惜。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寓情于景,通过描绘沅湘之水的滚滚不尽和秋风萧萧中的枫树林,营造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哀怨的基调,诗人笔锋一转,直接抒发对屈原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并通过对屈原不幸遭遇的同情和惋惜,表达了对忠贞不渝精神的赞美和敬仰,最后一句“常笑三闾老大夫,枉将憔悴付江鱼”则以一种幽默而略带讽刺的口吻,表达了对屈原过于执着于国事而最终投江自尽的遗憾和惋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群玉对屈原忠贞不渝精神的敬仰和怀念有关,他或许在游览屈原庙时,被屈原的遭遇和精神所感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敬仰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忠臣义士的崇敬和怀念之情,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批判。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历史久远和文献记载的不完整,关于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和细节可能存在一定的争议和不确定性,以上解析仅供参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