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子产
唐·徐夤
郑国渠边暮水东,
子产遗爱自无穷。
莫笑郑人欺子产,
到头留得惠民功。
作者及朝代
作者:徐夤(yín)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徐夤,字昭梦,唐代莆田(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但活动于晚唐时期,他博学多才,工于诗文,尤其擅长七律,徐夤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怀,反映社会现实,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在郑国渠边,傍晚时分水流向东,
子产留下的仁爱如同流水般无穷无尽。
不要嘲笑郑国人曾经欺骗了子产,
到头来,他留下的还是惠及百姓的功绩。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郑国渠边的景象,回忆了春秋时期郑国政治家子产的功绩,子产在郑国执政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深受百姓爱戴,尽管在执政过程中也曾遭遇过误解和欺骗,但他的惠民政策最终得到了验证,为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诗人以“莫笑郑人欺子产”一句,表达了对子产宽容大度、不计前嫌的赞美,同时也强调了子产惠民功绩的长久影响。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子产惠民功绩的赞美,首句“郑国渠边暮水东”描绘了郑国渠边的自然景象,为全诗奠定了宁静而深远的基调,次句“子产遗爱自无穷”直接点明了子产的惠民功绩,突出了他留下的仁爱如同流水般无穷无尽,后两句“莫笑郑人欺子产,到头留得惠民功”则通过对比和转折,进一步强调了子产的高尚品质和惠民功绩的长久影响,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既表达了对子产的赞美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唐代社会的政治环境有关,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而复杂的时期,政治斗争激烈,社会变革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徐夤可能通过回忆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子产,来表达自己对理想政治家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他通过赞美子产的惠民功绩和宽容大度,寄托了自己对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期望,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赞美子产惠民功绩的佳作,也是一首反映唐代社会政治现实、表达诗人深刻思考和期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