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海潮音
朝代:清代
作者:释宗泐
天边幡影因心动,堂上潮音到海还。
万象丛中无拘束,此身原在白云间。
作者简介
释宗泐,清代僧人,生卒年不详,字季潭,以字行,俗姓周,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少时即聪颖好学,后出家为僧,游历四方,广结佛缘,宗泐精通佛理,诗文亦佳,其作品多反映佛教思想及修行体悟,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对后世佛教文学有一定影响。
译文
天边飘动的幡影仿佛是因为内心的波动而生,殿堂上传来的潮音似乎能穿越千山万水直至大海回响,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我却没有丝毫的束缚与牵挂,因为我的心灵早已超脱尘世,遨游于白云之间。
释义
“天边幡影因心动”一句,以天边飘动的幡影比喻人心的波动,暗示外界事物往往能触动人的内心;“堂上潮音到海还”则借潮音的传播,表达佛法无边、普度众生的意境;“万象丛中无拘束”描绘了诗人超脱世俗、自在无碍的精神状态;“此身原在白云间”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心灵的自由与高远。
赏析
这首诗以佛教思想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修行境界的向往和追求,首句“天边幡影因心动”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心的微妙变化,次句“堂上潮音到海还”则展现了佛法的广大无边,后两句“万象丛中无拘束,此身原在白云间”则直接抒发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释宗泐游历四方、参禅悟道的过程中,作为一位僧人,宗泐对佛教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悟,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佛教修行境界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清代佛教文化的繁荣和僧人们对佛教精神的探索与传承,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首诗无疑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