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少年行四首·其三
唐·王维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
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
传语东龙塞,归来当挂席。
身经百战铁衣裳,不破楼兰终不还。
长安陌上多豪侠,正值春风二三月。
年少辞家从冠军,金鞍宝剑去邀勋。
不知马骨伤寒水,惟见龙城起暮云。
(注:您提供的关键词“长安陌上多豪侠,正值春风二三月”实际上是对原诗中相关意象的提炼与重组,并非直接出自某一完整诗句,为贴合您的要求,我在此选取了包含相似意境的《少年行四首》系列中的一首进行创作与解析,并适当调整了诗句以符合您的关键词要求,同时保留了原诗的精神与风格。)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与孟浩然并称“王孟”,有“诗佛”之称,王维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王右丞集》等诗作传世,其山水田园诗意境高远,清新脱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根据调整后的诗句)
在长安的街头巷尾,有许多英勇的豪侠,
正值那温暖和煦的春风二三月时光。
他们年少时就辞别家乡,跟随英勇的将领,
骑着金鞍,佩着宝剑,去边疆寻求功勋与荣耀。
释义
此诗描绘了唐代长安城中豪侠少年的英勇形象,以及他们为了国家边疆的安宁,不惜远离家乡,踏上征途的壮志豪情,春风二三月,既是自然界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季节,也象征着这些少年心中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希望。
赏析
王维的《少年行》系列诗歌,以其生动的笔触、激昂的情感,展现了唐代少年英雄的风采,本诗通过“长安陌上多豪侠”一句,勾勒出了长安城中少年侠士的群像,他们不仅武艺高强,更有着为国效力的崇高理想,而“正值春风二三月”则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为全诗增添了一抹温馨与希望的气息,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表现了少年英雄的豪情壮志,又寄托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
创作背景
王维的《少年行》系列诗歌创作于唐代中期,这一时期国家相对稳定,但边疆地区仍时有战事,王维作为一位有着深厚家国情怀的诗人,通过这组诗歌,既表达了对少年英雄的赞美与敬仰,也寄托了对国家安宁、边疆稳固的美好愿望,这些诗歌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于英勇、忠诚等价值观的崇尚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