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岂堪愁桂玉,秋风依旧长鲈莼。上一句是什么?

一文知千秋52025-03-30 08:42:29

诗词原文

思乡

唐·张籍

老大岂堪愁桂玉,秋风依旧长鲈莼。上一句是什么?

老大岂堪愁桂玉,秋风依旧长鲈莼。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边。

作者简介

张籍,唐代著名诗人,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出身贫寒,早年曾游历四方,后定居于长安,仕途并不显达,曾任太常寺太祝、国子监助教等职,张籍的诗歌以乐府诗著称,多写现实生活,语言平易近人,风格清新自然,与王建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他的诗作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在乐府诗的发展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译文

年岁已大,怎能再为生计而忧愁?秋风又起,依然怀念着家乡的鲈鱼与莼菜,要知道此后我对家乡的思念,定会常常出现在荆门、郢都的树边(代指家乡)。

释义

“老大岂堪愁桂玉”中,“老大”指年岁已大,“桂玉”则比喻生计、生活费用,整句表达了诗人对生计的忧虑与无奈。“秋风依旧长鲈莼”中,“秋风”是季节的象征,也暗含了思乡之情,“鲈莼”则是指家乡的特产,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边”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这种思念将伴随他日后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首句“老大岂堪愁桂玉”直接点出了诗人对生计的忧虑,但随即以“秋风依旧长鲈莼”将思绪转向了对家乡的怀念,这种转折既自然又巧妙,后两句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思乡之情,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籍在异乡漂泊时所作,诗人身处异乡,面对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不禁想起了家乡的种种美好,秋风起时,更是触发了他的思乡之情,他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许多人在异乡漂泊、为生计而奔波的无奈与艰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