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归田
唐·韦应物
宦情羁思共凄凄,
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
榕叶满庭莺乱啼。
青绫故被留归我,
白发祠郎便乞亲。
欲问耆旧今谁在,
几回吟绕水边村。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以门荫入仕,起家右千牛备身,出任滁州、江州刺史、左司郎中等职,贞元二年(786年),外放苏州刺史,韦应物是山水田园派诗人,其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涉及时政与民生疾苦之作亦颇有佳篇。
译文
做官的心情和羁旅的愁思都让人凄凄惶惶,春已过半却仿佛到了深秋,意绪迷乱,山城刚下过一场春雨,百花凋零殆尽,榕树叶落满庭院,黄莺乱啼,青色的官服和被褥都被我留下来带回家,年岁已高,我这个祠郎便请求告老还乡,想问一问故旧亲朋如今还有谁健在,我几次乘舟绕着水边村庄去探望。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归隐田园的向往,首联写宦情羁思的凄迷,颔联写山城过雨、百花凋零的暮春景象,颈联写自己辞官归隐、白发乞亲的决心,尾联则表达了对故旧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归田前的复杂心境和归田后的宁静生活,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如“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营造出一种凄清、寂寥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颈联“青绫故被留归我,白发祠郎便乞亲”则直接表达了诗人辞官归隐的决心,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尾联以问句作结,既表达了对故旧的思念之情,又增添了诗歌的韵味和意境。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上并不顺利,曾多次遭贬谪,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仕途失意、心生归隐之意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归隐田园的向往,在唐代,许多文人都有归隐田园的情怀,韦应物也不例外,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情怀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