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赞鲁公
朝代:唐代
作者:李中
鲁公之忠旷世无,
威名赫赫震乾坤。
赤心为国披肝胆,
铁骨铮铮傲雪霜。
烽火连天征战急,
刀光剑影血河长。
吾爱斯人何必书,
青史留名万古芳。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李中主要为五代南唐诗人,且并无直接记录其创作过关于“鲁公”的诗歌,但此处为构建情境,特此设定。)
作者简介
李中(虚构设定于唐代背景中),字不详,唐代(或虚构的五代南唐)著名诗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擅长诗文,尤工五言律诗,其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多抒发对家国天下的关怀与忧思,深受时人赞誉,虽仕途不顺,但诗名远播,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
译文
鲁公的忠诚举世无双,
他的威名震撼天地四方。
他赤诚为国,不惜肝脑涂地,
铁骨铮铮,傲立于风雪严霜。
战火连天,征战紧急不断,
刀光剑影中,血河流淌。
我为何非要书写这位伟人,
因为他已在青史上留下了万古流芳。
释义
本诗高度赞扬了鲁公的忠诚与英勇,首联直接点出鲁公的忠诚举世罕见,威名远播;颔联通过“赤心为国”和“铁骨铮铮”两个形象生动的描述,展现了鲁公为国捐躯的决心和坚韧不拔的品格;颈联则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鲁公身处其中的英勇形象;尾联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鲁公的功绩无需多言,已永载史册,流芳百世。
赏析
本诗语言凝练,情感饱满,通过对鲁公忠诚与英勇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威名赫赫震乾坤”、“铁骨铮铮傲雪霜”等,既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又使得鲁公的形象更加鲜明立体,尾联的反问句式,更是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鲁公功绩的肯定与敬仰,同时也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创作背景
(虚构背景)在唐代(或虚构的五代南唐)时期,国家战乱频繁,英雄辈出,鲁公作为一位忠诚勇敢、为国捐躯的将领,其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诗人李中深受其感动,遂写下此诗以表达对鲁公的崇敬与赞美,诗人也借此机会抒发了自己对家国天下的关怀与忧思,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