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无事□【2】眉,春思翻教阿母疑”,虽然关键词中的“□【2】”部分不太明确(通常这可能是一个字符识别错误或占位符),但结合古典诗词的常见表达,我推测您可能指的是“无事敛双眉,春思翻教阿母疑”,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二首(其二)》,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无题二首(其二)
唐·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无事敛双眉,春思翻教阿母疑”并非直接出自此诗原文,但“春思”二字与诗中意境相符,且“敛双眉”可视为对“春心莫共花争发”中愁绪的一种描绘方式,故在此整体解析。)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难以索解,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
译文
(整体译文,非直接对应“无事敛双眉”句)
东风飒飒,细雨飘洒,荷花塘外传来隐隐的雷声。
金蟾咬锁香炉烟起,玉虎牵动井绳汲水回屋。
贾氏隔帘窥视韩寿英俊年少,宓妃赠送玉枕给魏王展示才华。
春心不要与春花争艳,一寸相思便化成一寸灰烬。
释义
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相思之苦,通过东风、细雨、金蟾、玉虎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幽深的氛围,诗中引用了贾氏窥帘、宓妃留枕的典故,暗喻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最后两句“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表达了诗人对相思之苦的深刻体会,以及爱情无法实现的绝望。
赏析
此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象征、隐喻等手法,将内心的情感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生动,既有自然景物的描绘,又有历史典故的引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诗人对相思之苦的描绘也极为深刻,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哀愁与无奈。
创作背景
李商隐的这首无题诗可能创作于他仕途不顺、情感受挫的时期,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身处其中,深感无力改变现实,他在仕途上也遭遇了诸多挫折,使得他对人生充满了悲观和无奈,在情感方面,李商隐可能也经历了爱情的失落和痛苦,这些经历都深深地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这首无题诗不仅是他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