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湘东遗墨
唐·李群玉
湘东老子传故纸,涂乙长留妙墨香。
千载空余遗爱在,几回吟赏忆潇湘。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他性情淡泊,一生未仕,游于大江南北,寄情于山水之间,李群玉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和抒发个人情怀,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湘东的老先生(指某位文人或书法家)在故纸上留下了他的传世之作,那些涂改和勾画的痕迹中,依然散发着美妙的墨香,千百年来,他的遗爱(指作品或精神)仍然留存在世间,每当人们吟咏欣赏时,都会想起那遥远的潇湘之地。
释义
这首诗主要赞美了湘东某位老先生(文人或书法家)的才华和作品,首句“湘东老子传故纸”点明了人物和作品载体——故纸(指旧纸或古籍),“涂乙长留妙墨香”则进一步描绘了作品的特征,即那些涂改和勾画的痕迹中蕴含着美妙的墨香,暗示了作品的精湛和珍贵,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老先生遗爱的怀念和敬仰之情,以及作品对后世的影响。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赞美了湘东某位老先生的才华和作品,首句“湘东老子传故纸”直接点题,突出了人物和作品的地位,次句“涂乙长留妙墨香”则通过描绘作品的特征,展现了老先生的精湛技艺和深厚底蕴,后两句则通过表达诗人对老先生遗爱的怀念和敬仰之情,以及作品对后世的影响,进一步升华了主题,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群玉对湘东某位老先生(文人或书法家)的敬仰和怀念有关,在唐代,文人墨客之间互相推崇、互相学习是一种风尚,李群玉可能通过某种途径接触到了这位老先生的作品,并被其才华和作品所深深吸引,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赞美老先生的才华和作品,并表达自己对老先生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墨客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