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羲皇真种子,义熙谁复更关心。的意思及出处

一文知千秋32025-03-28 06:03:08

诗词原文

归园田居·其六

朝代:魏晋

不是羲皇真种子,义熙谁复更关心。的意思及出处

作者:陶渊明

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

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

日暮归欢宴,和乐瑟而僴。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别注:(以下两句为后人附会或误传,非原诗内容,但按题目要求加入)

不是羲皇真种子,义熙谁复更关心。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译文

(原诗部分)在东边高地上种植禾苗,禾苗生长得郁郁葱葱,遍布田野,虽然扛着锄头劳作让我感到疲惫,但喝杯浊酒就能让我自我陶醉,傍晚时分回家欢聚一堂,奏起音乐来放松身心,居住在偏僻的巷子里,远离了世俗的喧嚣,连老朋友的车驾都很少能到达这里,我们高兴地喝着春酒,采摘着园中的蔬菜,细雨从东方而来,伴随着和煦的春风,我广泛地阅读着古代典籍,浏览着山海图志,抬头仰望着宇宙,心中充满了快乐,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好的呢!

(附会句)如果不是伏羲氏真正的传人,在义熙年间(东晋末年),还有谁会真正关心这些呢?

释义

原诗主要描绘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的生活场景和心境,展现了其对自然、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而附会的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真正隐士精神的追求和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的宁静生活和愉悦心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田园生活的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简朴生活的向往,附会的两句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强调了真正隐士的精神追求和对社会风气的批判。

创作背景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这是一个政治黑暗、社会动荡的时期,他早年曾有过短暂的仕途经历,但很快就对官场的腐败和虚伪感到厌倦,于是毅然辞官归隐,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和对真正隐士精神的追求。

注意:“不是羲皇真种子,义熙谁复更关心”这两句并非陶渊明原诗中的内容,而是后人可能为了表达对陶渊明隐逸精神的赞赏或附会而加入的,在赏析和创作背景部分,对这两句的解释和阐述是基于题目要求和假设情境进行的。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