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宫词
唐·李白
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
莫向尊前奏花落,人情易变如三秋,
君恩覆水不可收。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作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译文
君王的宠爱如同流水一般向东逝去,得到宠爱时担心宠爱转移,失去宠爱后又满心忧愁,不要在宴席前弹奏那令人伤感的落花曲,因为人间的情感如同三秋之叶,变化无常;而君王的恩宠一旦失去,就如同泼出去的水,再也无法收回。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君王恩宠的易变性,反映了宫廷生活的无常与冷酷,诗中“君恩如水向东流”形象地比喻了君王的宠爱如同流水一般,难以捉摸且易逝;“人情易变如三秋”则进一步强调了人际关系的瞬息万变,即便是最亲近的人也可能在短时间内变得陌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深刻揭示了宫廷生活的残酷与无情,李白通过对比得宠与失宠的两种状态,展现了宫廷中人的无奈与悲哀,他也借古讽今,对当时社会中的权力斗争和人性弱点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诗中“君恩覆水不可收”一句,更是成为了流传千古的警句,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因为一旦失去,就再也无法挽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白仕途不顺、对宫廷生活有所感悟的时期,李白一生追求仕途,但多次遭遇挫折,对宫廷中的权力斗争和人情冷暖有着深刻的体会,这首诗正是他通过描绘宫廷生活的无常与冷酷,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这首诗也反映了李白对自由、平等、真诚的人际关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