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峰峦排木杪,江边石气动云根。的意思及出处

一文知千秋12025-04-07 09:56:48

诗词原文

天外峰峦排木杪,江边石气动云根

出自唐代诗人韦庄的《江亭秋望》全诗如下:

天外峰峦排木杪,江边石气动云根。的意思及出处

江亭秋望

唐 · 韦庄

望断江天白,秋容一径霜。

烟波渺无际,云水共苍茫。

天外峰峦排木杪,江边石气动云根。

谁人得似秋光巧,画出山斋杖屦痕。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后因黄巢之乱避难江南,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曾任前蜀宰相,谥号“文靖”,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并称“温韦”,为“花间派”重要词人,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远望江天一片白茫茫,秋天的景色已经笼罩在小径上的白霜里,烟波浩渺无边无际,云水相连一片苍茫,远处的山峰排列在树梢之上,仿佛在天外;江边的石头气息涌动,似乎触动了云层的根基,谁能像秋天的景色这样巧妙,画出我山斋中行走的足迹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江边的壮丽景色,通过“天外峰峦排木杪,江边石气动云根”两句,展现了山峰高耸入云、江边石头气势磅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

赏析

“天外峰峦排木杪”一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峰的高峻,山峰仿佛排列在树梢之上,与天际相接,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而“江边石气动云根”一句,则通过“气动云根”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江边石头的气势和力量,仿佛能够撼动云层的根基,进一步增强了诗句的感染力,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创作背景

韦庄在晚唐至五代时期,经历了战乱和流离失所的痛苦,这首诗可能是在他避难江南期间,面对秋天的江景,心生感慨而创作的,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美景,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庄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厚艺术功底,他能够用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将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