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未能温坐席,却随春到凤凰池。的解释

一文知千秋32025-04-06 09:30:08

诗词原文

春日有感

唐·李商隐

此去未能温坐席,却随春到凤凰池。的解释

一别蓬山再隔年,

此去未能温坐席。

却随春到凤凰池,

柳色花香处处迷。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朋党斗争激烈的时代,一生郁郁不得志,但诗文成就极高,尤其擅长爱情诗和无题诗,诗风秾丽婉约,意境深远。

译文

自从与你一别于蓬莱仙境般的遥远之地,已经相隔了数年时光。

这次离去,我未能如愿再次坐在温暖的席位上与你共叙。

我却随着春天的脚步来到了凤凰池畔,

这里柳色青青,花香四溢,每一处都让人心醉神迷。

释义

“一别蓬山再隔年”表达了诗人与某人或某地长久别离的感慨;“此去未能温坐席”则透露出诗人未能如愿重逢或回归的遗憾;“却随春到凤凰池”转而描述诗人虽然未能如愿,但却意外地迎来了春天的到来,来到了象征高位的凤凰池;“柳色花香处处迷”则描绘了凤凰池畔春天的美景,也隐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陶醉。

赏析

这首诗以离别与重逢的遗憾开篇,转而以春天的到来和美景的描绘作为情感的转折和升华,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美好事物的期待,凤凰池作为古代高官的象征,也隐含了诗人对仕途的向往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李商隐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他或许因某种原因与某人或某地长久别离,心中充满了遗憾和思念,春天的到来给了他新的希望和寄托,他借此机会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凤凰池的象征意义也反映了诗人对仕途的渴望和无奈,体现了晚唐时期士人复杂而矛盾的心理状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