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
唐·白居易
了无一事撩方寸,自是颓龄令鬓斑。
门外红尘人自老,枕边清梦日初闲。
心泰身安是归处,故乡何独在长安。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歌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译文
心中没有任何事情来扰乱心绪,只是因为年岁的增长而使鬓发斑白,门外是纷扰的红尘世界,人们在其中自然老去,而我则在枕边享受着清晨的宁静梦境,内心宁静、身体安康便是我的归宿,故乡又何必只在长安呢?
释义
“了无一事撩方寸”意指心中没有烦恼和牵挂,“自是颓龄令鬓斑”则表达了因年老而鬓发斑白的自然规律。“门外红尘人自老”描绘了外界的喧嚣与人生的衰老,“枕边清梦日初闲”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闲适。“心泰身安是归处”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身体的安康是真正的归宿,“故乡何独在长安”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广义理解,认为心灵的归宿才是真正的故乡。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闲居时的作品,通过描绘自己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故乡和归宿的深刻思考,诗中“了无一事撩方寸”与“自是颓龄令鬓斑”两句,既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又揭示了人生的无奈与衰老的自然规律,而“门外红尘人自老,枕边清梦日初闲”两句,则通过对比手法,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闲适,最后两句“心泰身安是归处,故乡何独在长安”则升华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真正归宿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闲居时期,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晚年更是经历了多次贬谪和流离失所,在晚年闲居期间,他逐渐放下了对仕途的执着和追求,转而关注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人生、故乡和归宿的深刻思考和感悟,通过描绘自己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真正归宿的渴望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