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端州砚石
唐·李贺
端州白石净于玉,端州锦石烂如云。
巧手刻成苍玉璧,细毫挥就紫烟文。
墨香飘溢书斋暖,砚润凝华岁月深。
千古风华传后世,文人墨客共珍吟。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虚构创作,历史上李贺并无直接以此内容为主题的诗歌流传。)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790年,卒于公元817年,他生活在中唐时期,以奇特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被誉为“诗鬼”,李贺的诗作常描绘神鬼、哀怨、游仙等题材,语言瑰丽奇特,情感深沉复杂,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端州的白石比玉还要纯净,端州的锦石色彩斑斓如同云彩般绚烂,巧手的工匠将这些石材雕刻成苍润的玉璧形状,用细腻的笔触在砚台上挥写出如烟似雾的紫色文字,墨香四溢,温暖了书斋,砚台经过岁月的浸润,更显光华,这端州砚石的风华千古流传,被文人墨客共同珍视并吟咏。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端州白石与锦石的美丽,展现了端州砚石的独特魅力,白石纯净如玉,锦石色彩斑斓,经过工匠的巧手雕刻,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珍贵工具,墨香与砚润,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积淀,表达了诗人对端州砚石的赞美之情。
赏析
本诗以端州砚石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端州白石与锦石的美丽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人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石材的纯净与绚烂、工匠的巧手与文人的才情相结合,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文化画卷,诗人通过墨香与砚润的描绘,表达了文化的传承与积淀,以及对端州砚石的珍视与赞美。
创作背景
虽然本诗为虚构创作,但结合李贺的生平与创作风格,可以推测他可能会关注并赞美那些具有独特文化价值的物品,端州砚石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纯净的质地、绚烂的色彩以及工匠的精湛技艺,都符合李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赞美,即使这首诗并非李贺原作,但它依然能够反映出李贺对文化艺术的热爱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