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第,为太乐丞,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存诗约400首,北宋苏轼评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释义
这首诗是王维送朋友元二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此诗前两句写渭城驿馆风景,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后二句转入伤别,却不着伤字,只用举杯劝酒来表达内心强烈深沉的惜别之情,全诗以洗尽雕饰、明朗自然语言抒发别情,写得情景交融,韵味深长,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落成之后便被人披以管弦,殷勤传唱,成为传诵千古的名曲。
赏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将行友人的殷切关怀和依依惜别的深情厚谊,前句点明送别的地点、时间和环境气氛;后句写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柳色由新而绿,正是柳叶萌发、梢头微露一点嫩黄的时候,柳色之新,照应题中“送元二使安西”,诗人没有用一般的离别时的暗淡色调,而是用了明朗清新的色调,轻快明净的画面,来表达离别时的深情。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再进酒,而且四个字一气呵成,酒已添足,即将分手,作者举杯劝酒,仿佛憋了一肚子的话要讲:“再干了这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这两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千叮咛、万嘱咐的殷殷话语,这里所讲的“故人”,不只是王维,也不只是元二,而是指自汉朝以来世世代代征人离乡出塞的无数“故人”,明代前七子之一王廷相云:“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能出其意之外。”(见《艺苑卮言》)足见这首诗在当时就已备受推崇,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元二奉命出使安西都护府,王维到渭城为之饯行,写下这首诗,在友人即将远赴西北边疆之际,作者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为之饯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自明,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