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溪边钓鱼叟,寂寞投竿如不闻。的意思及出处

一文知千秋82025-03-30 09:57:05

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唯有溪边钓鱼叟,寂寞投竿如不闻。的意思及出处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唯有溪边钓鱼叟,寂寞投竿如不闻。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苦吟诗人”,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法号无本,贾岛的诗歌以清奇僻苦著称,善于雕琢词句,追求意境的深远和独特,他的诗作在晚唐时期有着广泛的影响,对后世诗歌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启示作用。

译文

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侵扰,一条杂草生长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只有那溪边的钓鱼老翁,安静地垂钓,仿佛对周围的一切都漠不关心,连敲门声都充耳不闻。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周围环境,渲染出了一种幽静、闲适的氛围,诗人以“闲居少邻并”开篇,点出了李凝居所的偏僻与宁静,通过“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等细节描写,进一步展现了幽居环境的清幽与雅致,最后两句“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和“唯有溪边钓鱼叟,寂寞投竿如不闻”则将这种清幽推向了极致,通过过桥所见和溪边钓鱼老翁的形象,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物我两忘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以下特点:

1、意境深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巧妙的构思,营造出一种清幽、闲适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之中。

2、用词精炼:贾岛以苦吟著称,他在用词上非常讲究,每一个字都经过反复推敲和琢磨,力求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3、对比鲜明:诗中通过对比手法,如“闲居”与“少邻并”、“草径”与“荒园”、“过桥”与“分野色”等,突出了幽居环境的清幽与雅致。

4、形象生动:诗人通过描绘“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溪边钓鱼叟”等形象,使诗歌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贾岛在游历过程中,偶然间拜访了友人李凝的幽居,被其清幽的环境和闲适的生活所吸引,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贾岛一生仕途不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他的诗歌中多有体现,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思想情感的反映,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清幽与雅致,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也体现了贾岛作为苦吟诗人的艺术追求和创作风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