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梢未动雨中听,催遍园林百果成。全诗是什么?

一文知千秋22025-04-22 15:53:16

诗词原文

喜雨

宋·曾几

花梢未动雨中听,催遍园林百果成。全诗是什么?

花梢未动雨中听,催遍园林百果成。

云气半开新涨满,雨丝不断好风清。

绿阴深处啼黄鸟,红紫枝头过蜜蜂。

天意分明人共喜,今年又是好收成。

作者简介

曾几(1085年-1166年),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赣州(今属江西)人,徙居河南商丘,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诗歌多写自然景趣,讲究炼字炼句,风格朴实平易,尤长于写景抒情,与陆游、赵蕃、韩淲并称“江西诗派后劲四大家”。

译文

花枝尚未在风中摇曳,却在雨中静静聆听,催促着园林中的百果渐渐成熟,云层半开,新雨使池塘涨满了水,雨丝绵绵不断,伴随着清风送爽,绿荫深处传来黄鹂的啼鸣,红紫花朵间蜜蜂穿梭不停,天意如此分明,人们共同欢喜,今年又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雨滋润大地,促进万物生长的景象,首联“花梢未动雨中听,催遍园林百果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中静谧的花枝,以及雨水对园林中果实的催熟作用,颔联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景象,云气半开,雨水充盈池塘,雨丝与清风相伴,颈联则转向描写雨中的生物活动,黄鹂啼鸣,蜜蜂采蜜,一片生机勃勃,尾联点明主题,表达了人们对今年丰收的好年景的共同喜悦。

赏析

曾几的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滋润万物的景象,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丰收的期待,诗中通过“花梢未动雨中听”的静谧描绘,以及“催遍园林百果成”的生动描写,展现了春雨对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诗人还通过描绘雨后的自然景象和生物活动,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尾联则直接点明了人们对丰收的喜悦,使全诗的主题更加鲜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曾几任职期间,当时他或许正在经历一场春雨,感受到了雨水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作用,以及对自然景象的深刻感悟,作为一位关心民生疾苦的官员,曾几对丰收有着特别的期待和喜悦,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作为一位诗人,他也善于捕捉自然景象中的美,将其融入诗中,使作品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