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其所学与必至,不止颜孟须孔周。的解释

一文知千秋42025-04-01 06:02:56

诗词原文

求学志

朝代:宋代

要其所学与必至,不止颜孟须孔周。的解释

作者:陆九渊

要其所学与必至,不止颜孟须孔周。

心源浩渺无拘束,学海苍茫有路头。

万里风云开骥足,九天星斗焕龙楼。

欲知此去功多少,试看杨花扑面秋。

作者简介

陆九渊(1139年—1193年),字子静,号存斋,抚州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人,南宋哲学家、教育家,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心即理”说,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与朱熹的理学相抗衡,在教育上,他主张“尊德性”与“道问学”并重,强调“先立乎其大者”,即先确立道德本心,再求学问。

译文

要想真正学到精髓并达到至高境界,不仅限于颜回、孟轲,还需深入孔子、周公之道,心灵之源广阔无垠,不受拘束;学问之海深邃苍茫,但有路径可循,如同骏马在万里风云中驰骋,又如龙楼在九天星斗中闪耀,想知道此行能取得多少成就,且看那杨花在秋风中扑面而来的景象吧。

释义

本诗表达了陆九渊对于求学的深刻理解和高远志向,他认为,真正的学问不仅限于颜回、孟轲等儒家先贤,还需深入探究孔子、周公等更古老的智慧,他强调心灵的广阔与自由,认为学问虽深邃,但总有路径可循,他将自己比作骏马和龙楼,表达了对于未来成就的无限憧憬,他以杨花扑面的秋景作为象征,暗示了学问之路虽长,但终将有所收获。

赏析

本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陆九渊作为哲学家的深邃思想和作为诗人的艺术才华,他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将求学的艰辛与未来的希望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既悲壮又豪迈的情感氛围,他也通过对于心灵与学问的深刻探讨,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和世界的独特见解。

创作背景

陆九渊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南宋朝廷内外交困,社会矛盾尖锐,他深感时代之需,立志于通过学问来拯救国家和社会,本诗正是他在求学过程中,对于自身追求和时代使命的深刻反思和坚定信念的体现,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探索出一条通往真理和智慧的道路,为国家和人民带来希望和光明,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创作,能够激励更多的人投身于学问和事业之中,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