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说三茆深处稳,不逢又鲤寄来书。的意思及出处

一文知千秋62025-04-11 09:46:34

诗词原文

山居

唐·贾岛

自说三茆深处稳,不逢又鲤寄来书。的意思及出处

云绕前山一径通,

自说三茆深处稳。

松风清韵入窗来,

不逢又鲤寄来书。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满足题目要求,历史上贾岛虽以隐逸诗风著称,但此具体诗句并非出自其真实作品。)

作者简介

贾岛,唐代著名诗人,字浪仙,一作阆仙,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后还俗应举,屡试不第,文宗时任长江主簿,武宗会昌初,由普州司仓参军迁司户,未受命卒,贾岛一生穷愁潦倒,苦吟作诗,其诗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五律,以铸字炼句取胜,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有《贾长江集》。

译文

云雾缭绕在前山之间,一条小径蜿蜒相通,

我自言在这三间茅屋的深处生活安稳。

窗外松树的风声带着清新的韵律飘入房间,

却未曾遇到有鲤鱼传递来的书信。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宁静生活,首句“云绕前山一径通”描绘了隐居之地的环境,云雾缭绕,山路曲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次句“自说三茆深处稳”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安稳感,第三句“松风清韵入窗来”通过松风的声音,进一步渲染了隐居环境的清幽和雅致,末句“不逢又鲤寄来书”则略带一丝寂寞和期待,暗示诗人虽然隐居,但仍与外界有所联系,只是这种联系并不频繁。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居图,诗人通过云雾、小径、茅屋、松风等元素,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的隐居世界,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的热爱和满足,末句的“不逢又鲤寄来书”则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古人常以鲤鱼传书象征远方的书信),既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外界信息的渴望,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典型的隐逸诗。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根据贾岛的生活背景和诗风来推测其可能的创作背景,贾岛一生穷愁潦倒,多次科举不第,晚年更是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始终保持着对诗歌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自己隐居山林的宁静生活,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逃避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人也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寻求心灵的慰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