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石上非自然,犹是软弱从风枝。出自哪首诗?

一文知千秋42025-03-31 09:35:18

诗词原文

石楠

唐·李颀

如何石上非自然,犹是软弱从风枝。出自哪首诗?

石楠叶落小山幽,

如何石上非自然。

犹是软弱从风枝,

更被秋霜摧病颜。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颀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颀,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713年\~756年),他擅长五言古诗和七言歌行,诗风雄浑奔放,语言质朴自然,尤其擅长描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同时也对自然景物有着深刻的描绘和感悟,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石楠树的叶子在小山深处悄然飘落,

为何长在石头上的它却显得如此不自然?

它的枝条柔弱,随风摇摆,

又被秋霜摧残,显得病恹恹的。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石楠树在石头上的生长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力的感慨,石楠树虽然生长在坚硬的石头上,但并未因此显得坚韧不拔,反而显得柔弱无力,被秋霜摧残得病恹恹的,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力的深刻洞察,也隐含了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石楠树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力的独特感悟,首句“石楠叶落小山幽”点明了时间和地点,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次句“如何石上非自然”则提出了疑问,引发读者的思考,后两句“犹是软弱从风枝,更被秋霜摧病颜”则进一步描绘了石楠树的柔弱和病态,与首句中的幽静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在表现手法上,诗人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修辞手法,石楠树与坚硬的石头形成对比,突出了石楠树的柔弱;石楠树也象征着人生中的某种境遇或状态,使诗歌具有了更深刻的寓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歌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它可能是诗人在游历山水、感悟自然时所作,诗人通过对石楠树的描绘和感慨,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力的敬畏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这种思考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也反映了唐代诗人普遍关注自然、关注人生的思想倾向。

文章下方广告位